8 矾红瓷(2)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城中楼字数:3274更新时间:24/09/25 22:09:00
秀才试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
考题类型有帖诗,即按五言八韵或五言六韵作诗;帖经,按要求默写四书五经原文;程文,以四书五经里的话为题,用八股文格式阐述经义;策论,根据题目中的政治问题,写文章表达自己理解以及观点。
总的来说,秀才试就是考察考生的作诗、默写、释义、写文章的水平。
考生想要上岸,一般要具备三种能力。
一是记忆能力,考生不仅要把四书五经背的不是一般的熟,还要背熟应时的集注;
二是理解能力,考生要理解四书五经里的每句话,才能够准确的阐释其中义理;
三是表达能力,考生要用正确的政治眼光,能够清晰的表达出自己对时务的见解以及观点。
此三种能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花费整整两日功夫,沈妩终于炮制出来一份模拟考卷,测评之后得了个下等。
下等水平的模拟卷。也好,刚开始考简单点,正好可以给两人建立自信心。
沈妩出了题,又抄录了一份。然后亲自送去前院给云鉴和沈诺,并且告诉了两人关于模拟考试的想法。
云鉴和沈诺这几天正苦读的枯燥乏味,一听这法子立即来了兴趣。都说等做完了卷子,请沈妩帮着批改。
刚开始还不觉得,等云鉴和沈诺一连做了几天考卷,效果就显出来了。
首先,两人复习有了方向。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儿,眉毛胡子一把抓,看起来每日用功,但实际效果不佳。
其次,两人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的水平并不是之前以为的那样低下,如此就有效的缓解了焦虑。
沈妩出的考卷,不止云鉴和沈诺做,她自己也做。
从前作为一个学生,现在作为一个考官,重新审视自己曾经学过的知识,她感觉自己也进步了不少。
从一开始的下等卷,到偶尔出现一份中等卷。随着出的题越来越多,沈妩命题的能力慢慢提升,考卷质量也稳定下来。
清一色的中等卷。
云鉴和沈诺每做一套,都感觉受益匪浅。
到了年节前,衙门放了假,沈父终于空闲下来有时间关注儿子们的学业。一考校,被两人的进步惊讶到了。
云鉴和沈诺两人一边得意,一边将沈妩出题的事说了,又拿出这段时间做过的卷子给他看。
厚厚一沓,沈父起先不以为意,然而越往后翻,神色越慎重。
“这真是阿妩出的考题?”这样的水平,已经相当于一位治经行家的水平了。
“真是妹妹出的。父亲且看最后一张,这套题儿子做着已感觉有些吃力。”沈诺出声道。
沈父闻言拿起最后一张细看,吃惊的发现这套题的水准已经接近真正的科场考题了。
若是沈妩在这里,一定会感叹一句不愧是科举大佬,眼光老辣。没错,最后一套卷子是一份上等卷。
迄今为止,沈妩出了不下二三十套题,只出了这么一份上等卷。
沈父一边详细的翻看女儿出的考卷,一边又忍不住惋惜阿妩不是个男儿。不然他们沈家必要出一位天才麒麟儿。如此沈氏也后继有人了。
不过,阿妩虽不是男儿,不能科举,但他还有两个儿子。
原本以诺哥儿的火候,沈父并没有想着能一科就中,这次纯粹是想让儿子出去长长见识。
但如今看来,并非全无希望。
诺哥儿今年不过九岁稚龄,明年也才十岁,若祖宗保佑这回能中,那就是十岁的秀才。纵观历朝历代,如此幼龄的秀才,一共也没有几人。
想到这里,沈父的心不由得火热起来。
于是他做出一个决定:“我亲自出题考你们。”
“真的?”云鉴和沈诺紧张又惊喜。
因为有沈妩打底,沈父对自己出题的事很重视。总不能比不过闺女的水平吧。
于是,他也在书房闭关起来。
安氏纳闷,“衙门不是放假了吗,怎么老爷还是一天到晚见不到人?”
云鉴兄妹几人对视一眼,都不说话。总不能说父亲是在和阿妩较劲吧。
比起沈妩,沈父才是真正的行家。一出手就尽显大佬气场。
原本云鉴和沈诺还沾沾自喜这段时间进步神速,想着这次科试必然手到擒来。
不想一看见沈父的考题,瞬间萎了。
书房里兄妹三人坐在书案前埋头答卷。
云鉴和沈诺答得满头大汗。倒是沈妩,还算绷得住。因这段时间的锻炼,让她学会了用考官思维看待问题,针对每一道题,她能清晰的分析出命题人的立场、目的以及希望考生给出一个什么样的答案。
整整两个时辰的考试,兄妹三人从书房出来时各个面如土色,相互对视一眼,不由苦笑。
沈父看着他们的表情很得意。就得让几个小崽子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们的火候,且还差着呢。
虽然存了打击儿女们的心思,但沈父批卷时还是很欣慰的。这次的考题有些刁钻,表面看着简单,但里面挖了好几个坑。
但云鉴三人都完美的避开了。
想起阿妩出题就喜欢在其中设置陷阱,看来两个儿子这是被锻炼出来了。
因着沈父对儿子们存了较高的期许,今年这个年过的很不轻松。
三十晚上守夜,安氏本来想着大家一起打牌热闹热闹,不想最后沈父将沈妩三兄妹拘在跟前指点了一晚上的课业。
“两个哥儿就算了,阿妩又不用考科举,大过年的就不能让孩子松快松快。”安氏心疼女儿,不免抱怨道。
一旁的沈媛却看得很羡慕。私下里对花姨娘说道:“姨娘要是也给我生个弟弟就好了。”
沈妩因为有两个亲弟弟才被父亲这样看重,若是自己也有弟弟,想必就不会像如今这般被父亲忽略。
花姨娘听到女儿的话愣了愣。
其实生了媛儿后,她也还怀过一胎的。
那时家里的当家夫人还是老爷的原配,虞氏。
虞氏规矩大,她们这些妾室日日要去正房服侍。
当时,她并不知道自己又有了身子,遇上三姑娘哭闹的厉害,她便帮着抱了抱,不想被三姑娘一脚踢中了小腹,当晚回去就见了红。
虞氏怕事情传出去对三姑娘的名声不好,连大夫也没帮着请一个。
后来老太太知道了这件事,补偿了她一只金簪子,还说将来必不会亏待了自己的媛儿,话里话外都是封口的意思。
老太太不仅是虞氏的婆母,还是虞氏的亲姑母,自然会帮着亲侄女儿。
再后来虞氏病逝,她跟着老爷来了任上,才敢请大夫诊脉,才知道当年那次小产因为没有及时诊治,她被亏了身子再难有孕。
如今想起这些,花姨娘只有怅然。虞氏已经死了,她心里再恨也无用,好在还有老太太的承诺。
她摸着女儿的脸庞道:“夫人看得严,这些年除了夫人所出,再没有别人了。”
所以自己才成了家里唯一的庶出。沈媛咬了咬下唇,垂下了眼眸。
三十晚上沈妩一夜没睡,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想着终于能睡个好觉了,不想才刚进入梦乡,就被玉管叫醒了。
“怎么了?”她烦躁的想发火。
玉管小心的道:“姑娘,云少爷说有急事找你,是关于窑厂的。”
窑厂。沈妩顿时一个激灵,忙让玉管帮她更衣。
沈妩出去时,云鉴正在外面来回踱步。看到她,眼神一亮,整个人带着一种不正常的亢奋。
“窑厂出什么事了?”沈妩一边问,一边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
“窑厂没出事。”云鉴说着哈哈大笑起来,“阿妩,新瓷烧制成功了。”
“真的?”沈妩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然后立即问道:“东西送来了吗?”
“昨晚连夜开窑,早上城门一开,夏管事就进城了。”云鉴说着拉了沈妩去桌案那边,案上放着两只锦盒。
“这里面就是,我已经检查过了,错不了。你也看看。”
沈妩打开其中一只锦盒,只见素白锦缎上静静躺着两只矾红地寒梅飘雪纹罗汉杯,红釉鲜红如橙,色泽饱满浓郁,惊艳人眼。
另一只锦盒里是一只矾红彩雪景笔筒。
“真好看!”沈妩小心的把玩着一只罗汉杯,喃喃道。前世她也曾见过不少上等瓷器,然而从来没有哪次觉得这样好看的。
到底自己烧出来,感觉就是不一样。
“阿妩,接下来我打算再烧一窑。”云鉴的声音拉回了沈妩的思绪。
沈妩若有所思,想了想,便把她之前打算给祖父烧一套瓷器做寿礼的想法说了。
云鉴沉吟道:“这是好事,咱们窑厂的新瓷若是能送到老太爷的寿礼上,那可真是一举成名了。只是我怕没有把握。”
他想着夏管事的禀报,说道:“这一次虽然烧成了,但成功率不高,烧了二十件,也只出了这三件好的。”
这的确是个问题,沈妩觉得自己想的有些简单了。
她想了想,道:“不然我们这会儿去找阿娘,听听她怎么说。”
事实上,她也并不知道安氏对祖父的寿礼是怎么安排的。若是已经寻到了更合适的,倒不用他们忙活了。
两人说着出了重篱院,到安氏屋里时沈父也正在榻上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