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好多热点啊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字数:4315更新时间:24/09/25 22:06:58
    采访地点本身定在顾陆家,不过后来更改到茶楼的包厢。

    “小顾作家,刚才远远在红绿灯等候处瞧见,就知道肯定就是你。神情带着坦然,流露着儒气。”

    记者李泉自我介绍,“《文艺报》记者李泉。”

    《文艺报》的记者怎么那么像夸夸群出来的?顾陆心想。

    其实李泉也并非是完全胡说八道,与普通的高中生相比,顾陆确实比较突出。

    成年人穿越成学生,哪怕被身体激素和环境的影响,也肯定有所区别。

    记者旁边的老人是?顾陆目光转向另一处。

    后者也自我介绍,“小顾作家您好,我是《通俗报》的主编冯景元。”

    “冒昧和文艺报的李记一起来,主要是拜读了《乡村教师》,感触很多。”

    老人冯景元做了个解释,“所以知道了文艺报有对小顾作家的专访,就毛遂自荐的做了个文顾。”

    文顾是采访里比较特殊的职业,一般来说要访问比较专业的人士,就会邀请同专业的人在一旁。

    毕竟要问题更加有深度。有时文顾不会出现在镜头前,只会在幕后对采访稿提供一点意见。

    “噢噢,冯主编、李记好。”顾陆打招呼。

    也不是第一次,因此顾陆还是有些小习惯。

    这茶楼算是附近中高档的存在,因此包厢隔音还不错,空间也大。

    圆桌旁边摆放着自动麻将桌。

    李泉把【文艺报】的小牌子竖在旁边,再打开录音笔,与采访对象对坐。

    文顾冯景元坐于靠窗的左侧,也拿出个小本本。

    场景很专业的的。

    “那么现在我们的专访开始了,”李泉说,“小顾作家,您之前在采访中说,写作的一开始源于要生活。请问这个话题可以展开讲讲吗?”

    还看了顾陆之前的采访,功课是做了的。

    “离婚的家,醉酒的爸,年龄尚小的我,大概就是这样。”顾陆说。

    呃,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呢,似乎和自己之前去考察人间疾苦时,和女技师口中的差不多。

    李泉心中想法千万万,但表情很专业。“难怪《小王子》里的酒鬼,还有冰菓中父母亲角色的缺失,都有迹可循。”

    实际上霓虹轻,基本是看不见父母亲的角色的,不过你要这么理解,顾陆也不会反对。

    “一個国家要宏大的抱负,是一代人和一代人薪火相传的努力,所以近两年对青少年的教育话题关注度非常高。小顾作家您既是青少年,也是童话作家,双重身份加持之下,有什么独特的看法吗?”李泉问。

    咦?这问题有点超纲,毕竟是文艺报的专访稿,他前面是真没看过。

    “独特看法并没有,但我有点切身的经历可以分享。”顾陆几秒钟组织语言,然后说,“教育的趋向是越来越内卷的。”

    “内卷?”

    “也就是会有更多家庭以及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来争夺有限的资源的现象。”顾陆说。

    “听小顾作家的语气是不喜欢这种方式?”李泉问。

    “内卷的终点是收益和付出的比例下降,也可以说内卷是无效努力。”顾陆说,“比如说,高中本来已经够累了,但学生全部都累了,那就让学生只睡五个小时,或者是四个小时才能考上合适的学校。”

    顾陆上一世是听说,南韩的高考制度是四当五落,就是睡五个小时就会落榜。

    “只要想要跟上其他人,你就必须这样做。”顾陆说,“即便国家一直在扩招,但这种风气是遏制不住的。”

    他说:“就会进一步造成鸡娃和大学文凭贬值。”

    内卷、鸡娃,这小词一套一套的,李泉又问了不能理解的鸡娃是什么含义。

    “国外有本挺著名的书叫《心灵鸡汤》,就是让人加油努力,鸡娃就是指更小的让孩子进行拼搏。”顾陆说,“我对教育业不了解,李记,我们还是讲讲其他的吧。”

    “哈哈哈,小顾作家的想法非常具有前瞻性。”李泉说,“那最后一个关于教育的问题可以吗?”

    “请问。”

    “关于文凭贬值,”李泉说,“关于文凭贬值的事情一直在发生,小顾作家认为还会进行大幅度贬值吗?”

    “李记你也说了,一直在贬值。”顾陆说,“按照目前内卷和扩展的趋势,我放一个暴论,以后大学生出社会,根本找不到工作都有可能。”

    “哈哈哈小顾作家此话太夸张。”李泉没当回事,继续问下个问题,“刚来雾都我就听说,读物正在举行[小小阅读星]的活动,作为发起人之一,您认为这次活动有什么意义?”

    小小阅读星?我,发起人?顾陆脸上透露着茫然。

    见过大风大浪的记者李泉,首先把旁边的录音笔按暂停。

    “小顾作家不知道这件事?”李泉说,“那可能是沟通方面出现了一点问题。”

    紧接着李泉对活动进行了介绍,雾都举办的一个公益活动,在县城和乡镇新增更多公益图书。城市里童话书也进行骨折价售卖,总之一句话,促进儿童的读书兴趣。

    除此之外,十四岁以下的学生还可以写下读后感,寄给活动方。

    会选出“阅读星”进行奖励,文章在先锋报发布,还可以和小王子顾陆合影。

    按照主办方雾都图书和雾都宣传部门给出的资料,顾陆是发起人之一,有照片为证。

    【照片】给看不见图片的人详细描述:顾陆右手握拳高举,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听完记者李泉的讲解,顾陆沉默,好事情啊,但为什么不告诉他?

    至于照片,顾陆一眼就认出了,是去年为小王子举办签售会时,沙区宣传部门拍摄的。

    一鱼两吃是吧?

    最后大奖,还要与他合影,顾陆就要看看,现在不和他说,到时候怎么说。

    官方有时候办一些事,真的比较离谱。

    弄清楚来龙去脉,李泉让录音笔恢复工作。

    “非常好,阅读可以学到很多东西,阅读也是写作的基础。并且以后就算不进行写作,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提高个人的知识储备。”顾陆说,“我每天都会阅读,一周大概看五本书左右。”

    “那小顾作家一定要为读者们分享书单。”李泉说。

    “好的,没问题。”顾陆点头,“采访结束了我写个书单。”

    “小顾作家,我们下一个问题。”李泉说,“《文汇报》曾经批评过您,说您的《小王子》是幻想童话,甚至包括以校园为背景的《冰菓》都不是广大高中生能经历的生活,文汇报认为应该提倡现实主义的儿童文学,对于此观点,您有什么看法?”

    批评我的人多了,文汇报算老几!顾陆心里想着,但他嘴上把心里话进行了修饰。

    “幻想童话和现实主义童话,我认为首先是要引起读者的兴趣,以我个人能力来说,写幻想童话更能吸引读者。”

    “关于冰菓,不是广大高中生能经历的生活,这点完全没错。”顾陆点头。

    “其他城市我不清楚,但我朋友李古圆进行过调查,光是雾都,有我书中写的各种活动社团的高中,算上民营高中也只有五个。”

    好精确的数据?李古圆是干甚的?记者李泉心中闪过一抹好奇。

    “哪怕是我就读的八中,也没书中那么悠闲。所以严格来说,冰菓是我的幻想。”顾陆说,“我只是给读者提供一个幻想。”

    要说没代入感,顾陆本人对冰菓的高中生活也没代入感啊!

    他的学生生涯是写作+学习,偶尔在篮球社累得气喘吁吁,顾陆高中还没周琳、吕平等人精彩。

    之所以是专访,那是因为文艺报准备了十五个问题。

    前面的问题,方向感是倾向于作者本人。

    后面的问题,重心就放在作品上了。

    顾陆回应后面的问题也更顺畅,因为他做到了凡文抄必留痕。

    就好像他刻意为之的用词习惯,为什么在《聊斋新义》中并未出现。

    对此,咕噜大王是早就等人来询问了,“因为投稿人民文学的文章是我用来为自身证明的,再加上人民文学审稿也很严厉。所以我反反复复修改了非常多遍,用词习惯都被我修改掉了,关于这点看我的草稿就知道了。”

    没错,顾陆以防不时之需,在电脑码字的同时还准备了草稿。

    先用纸笔把文章修改好,然后再打到电脑上投稿。虽然麻烦,但李泉采访过的好多作家都这样做。盖因,纸笔写起来似乎更踏实。

    “我们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李泉说,“在某次四九城的文学会议上,少年儿童文学社的简社长透露了小顾作家的新作是颠覆性的科普作品。”

    “刚才小顾作家也说了,要吸引读者看下去,才是最好的,新作是科普题材,请问是否也会以趣味性优先?”李泉说。

    顾陆也明白,就好像《小王子》请来余心姚,新作《平面国》也开始造势了!

    “准确说的话,趣味性和科普性兼得吧。”顾陆回应。

    “那颠覆性是真的吗?”李泉追问。

    可不能拆简社长的台,顾陆闻言也是点头。

    很好《颠覆性的科普》《顾陆谈“内卷”》《顾陆认为未来大学生会找不到工作》唉呀,本场的内容太多了,李泉一时半会都找不到重点。

    采访结束,一直没说话的冯景元才开口。

    “《乡村教师》看完,我的反应是,作者绝对是六零后或七零后,”冯景元说,“否则写不出这类作品,现在我总算有点理解了,小顾作家年纪轻轻,但对教育行业非常关注,也有自己的理解。”

    “冯主编过奖了。”顾陆说。

    “没有一点过奖,”冯景元说,“《乡村教师》是对教育和传承非常浪漫的呈现。”

    紧接着,冯景元牛头不对马嘴的说一句,“小顾老师不久后会收到一笔钱,但不多,哈哈哈。”

    “??”什么钱。

    紧接着,无论顾陆怎么询问,对方也只是笑而不答。

    早就说过,把谜语人关进阿卡姆,别放出来。

    和文艺报比起来,之前的雾都日报的采访,顾陆感觉有点业余。

    “好像也不能这样想,前者是专门搞文学的报纸,后面更关注时事和名声,侧重点都不同。”

    纵观文艺报的历任主编,茅盾、丁玲、冯雪峰等,都是大作家。

    毛邓两位领导曾给该报定下了三个责任“展示名家风采”“纵览文学艺术新潮”“让世界了解中国文艺”。

    关于最后一点,没有错,文艺报是有英语、法语和日语版本的。

    “也幸亏只接了文艺报的专访,这一趟太累了。”顾陆伸个懒腰。

    本来每逢双休,都会给自己炖点好东西,但今日是完全没精力了。

    很快,某人的到来,让顾陆脸上的疲惫变成了开朗。

    汤圆跑来邀请顾陆去吃饭,因为李古圆家亲戚,送来了野猪肉。

    赶紧就让顾陆去尝鲜。

    上一次顾陆吃的野生的东东是“山泡”,学名叫啥他不清楚,反正红红的,吃酸酸的,满山遍野长。

    “野猪肉什么个味?”

    “嗯——应该和家猪肉有区别。”

    “你说得非常有道理。”

    来到杂货铺。

    顾陆也因为来过非常多次,所以轻车熟路,甚至还帮忙售卖东西。

    “我们家古圆成绩能这么好,多亏了顾陆,来多吃点。”席间李母夹菜。“之前的月考成绩就很好,他经常跟着你,肯定学到了不少东西吧。”

    “妈!我成绩比轱辘好,我们互相补习。”

    “你补习什么?小顾还用你补习?”李母不相信。

    李父也不相信,因为两人经常听到自家小孩说顾陆又上报纸了,顾陆又写出了什么作品,顾陆有多厉害。

    不看报的李父和李母,对顾陆的认知,全是李古圆自己拿报纸,拿杂志回来告诉他们的。

    “我记得伱爷爷生日,晚上喝了两杯马尿,然后就揽着我说‘顾陆我最好的朋友,你知不知道,我能写作发表都是他给的信心……’”李父说。

    “爸!”这下子李古圆脚趾扣地了,卧槽,他怎么可能说过这么傻逼的话。

    有些话当心里就行了,说出来就是大傻逼。

    喝醉了真就这样,顾陆还记得去年初中毕业晚宴,好多同学也喝了,张禹东揽着某人(不记得名字的同班同学),大喊:“老师你知不知道,这是我儿子,他是我儿子,我们关系最好,桀桀。”

    看着一脸浑身不自在的李古圆,顾陆出言证明,“关于学习方面,确实是汤圆给我补习。”

    “哦,那也是你给古圆机会,他应该珍惜这个机会。”李母说。

    “?”李古圆感觉自己成外人了。